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北荒1970(28) (第1/2页)
县城比想象中热闹。土路被轧得结实,两旁是土坯墙的平房,墙头探出几棵白杨树,枝桠上挂着的残雪冻成冰串,风一吹叮当作响。 街角邮电局门口,两个穿军大衣的人正对着黑板上的电报价目表指指点点;供销社的木门“吱呀”作响,门口堆着半人高的煤块,几个妇女拎着布兜子出来,嘴里念叨着“肥皂又限购了”。 墙上刷着“农业学大寨,工业学大庆”“抓革命,促生产”的标语,红漆剥落处露出灰砖,风吹过,贴在砖缝里的边角纸哗哗作响。 马车在一处还算齐整的院落前停下,门楣上挂着“人民饭店”的木招牌,漆色斑驳。 掀开厚重的棉门帘,一股混杂着油烟、炖肉和劣质烟草的热气“呼”地涌出来,扑得人鼻尖发潮。 屋里光线昏黄,几张油腻发亮的木桌配着条凳,墙上贴着领袖像和“为人民服务”的标语,底下钉块小黑板,用白粉笔写着“今日供应:红烧肉、炒鸡蛋、白菜豆腐”,字迹被热气熏得有些发虚。 套白围裙的服务员正用抹布转圈擦桌子,见人进来,眼皮懒懒抬了抬:“几位?里边坐。”目光却在李良宵脸上多打了个转。 赵延锋不动声色往前半步,将李良宵挡在身后,隔绝了服务员好事地打量。 一行人找了张靠窗的桌子,刚坐下,王许就拍着胸脯喊:“大兄弟,来三份溜肉片!” “没有!”服务员拉着脸没好气地扬下巴,指了指小黑板,“瞧清楚,有的都在这儿了。” “呀,明月你看……”王许略带歉意地转向李良宵,“没赶上溜肉片,要不咱吃红烧肉?” 行,就吃这个!”李良宵爽快应下,目光已经瞟向黑板上的“红烧肉”三个字。 “那来三个红烧肉,两个炒鸡蛋,一个白菜炖豆腐,包子馒头各来一屉,再给每人上碗带汤的面!” “红烧肉每桌限购一份。”服务员抱着胳膊站在桌旁,眼皮都没抬。 几人面面相觑,一份红烧肉哪够塞牙缝啊? 王许看向王桂兰几个,扬了扬下巴:“你们几位挪隔壁桌去,咱分两桌点。” 王桂兰假装没听到,稳坐如山。几个姑娘有些犹豫,脸上挂不住,显然没死乞白赖蹭饭的意思。 “咋啦?还怕给你许哥吃穷啦?”王许从棉袄内兜掏出一沓票子“啪”地拍桌上,花花绿绿的票证里夹着几百块钱,粮票、肉票、副食品票样样齐全,甚至混着几张稀罕的工业券。 “都敞开肚子吃,咱不差这个!” 姑娘们眼睛瞬间亮了,脸上绽开笑容。王桂兰率先起身往隔壁桌挪,“既然王许同志都开口了,咱就不客气了。” 菜上得快。粗瓷碗里红烧肉的油光锃亮,酱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