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84章 (第2/2页)
确的一个课室的同窗,而且顾文承还知道周平丰的父亲是府城提刑按察使司佥事,乃是正五品,主管刑狱之事。 顾文承自从踏入东林书院以后就明白了一个道理,东林书院不是宁隆县的私塾,也不是宁隆县的县学,他在这里不能只知道埋头读书,他需要结交同龄人。 而眼下,正是一个绝好的机会。 周平丰也是第一次面对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同窗开口借书,他心里其实还是有几分忐忑的。 周平丰的母亲是续弦,他上面有两个同父异母的文采出众的哥哥,下面又年纪小小极为聪慧的小弟,他夹在中间其实并不太受重视。 他的算经一向不好,前几天他突然发现自己这位同窗在算经上十分优秀,又发现对方有做笔记的习惯,他这才贸然过来开口。 顾文承道:“好啊,平丰兄文采极好,做的诗文灵气十足又构思精妙,在下早就想要请教平丰兄了。” 周平丰没想到顾文承这么爽快就答应了。 他脸上露出一个笑,从怀里掏出一本书,“那咱们二人也算是心有灵犀了。这本诗集上有不少我做的注解,还希望对文承兄有帮助。” 姜余抱着书箱,顾文承从里面拿出那本《周髀算经》。 “这上面也有我做的注解,希望平丰兄不要嫌弃才是。” 二人交换了书籍,彼此都很满意。 顾文承介绍道:“这是我夫郎姜余。” “小余,这是我的同窗,周兄。” 周平丰:啊?夫郎! 姜余看向眼前这个青年,笑着打招呼,“周公子。” 周平丰立马控制自己脸上的表情,朝姜余拱手,一时间竟不知道如何称呼。 顾文承道:“雪天路滑,改天我们夫夫二人再请周兄坐下喝茶说话。” 周平丰立马会意,“在下告辞,天寒地冻,还望顾兄回家路上也当心些。” 看着顾文承和姜余的背影,一阵冷风吹过周平丰打了个冷颤。 周平丰发现顾文承这人还是挺有意思的,虽是农家子出身,但是待人接物却很有分寸,而且对方刚刚在介绍夫郎时那种坦然的眼神。 周平丰突然想起《论语》中的一句话,“君子坦荡荡,小人常戚戚”,他突然轻笑一声,看向身边的小厮。 “咱们回去吧。” … 顾文承带着姜余往回家的方向走,姜余明显察觉到顾文承心情不错。 姜余道:“刚刚那人和文承哥很熟吗?” 顾文承摇了摇头,“只是同窗而已,他的诗文做的不错。” 姜余点了点头,懂了顾文承的意思。现在顾文承和周平丰交换彼此注释的书籍,对顾文承也有益处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