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43节 (第2/2页)
谱啊!关键是得看秦浩能不能按时送…… “别说了王哥,我后背刮坏了,不能帮你搬了。一会儿回去我还得自己搬货呢!”秦浩也不想说自己最近发生了什么。 闻言王军说要去帮忙,但被拒绝了。 秦浩心想,要是凭空搬出来鸡蛋,不得把人吓死了?而且这个秘密他永远都要守住,不能告诉别人。 以后自己挣了足够多的钱,没必要的时候不会再来现代了。 跟这些人交往深了,只会露出更多的破绽。 小心驶得万年船,他也不贪,差不多就行了。 卸了鸡蛋,秦浩又跑了两趟才把这三天屯的送完。 他不敢耽搁,立马去了现代的诊所,好在不用身份证,直接就处理了。 “小伙子,你这伤口咋弄的,都化脓了,最好打两天消炎针。”大夫看着伤口也看不出来咋弄的。 主要还是擦伤,跟中弹有区别的,不然大夫直接就报勾了。 “上树掉下来刮的,好几天了。”秦浩糊弄着。 最后在这打了一瓶消炎针,他特意说明自己喝了酒,不然打头孢就废了,一瓶消炎针就花了三十五。 破伤风在住院那天就打过了,所以不用再打。不然真破伤风了,他早嘎了。 回到八七年已经是十一点了,拎着一兜排骨还有两根棒骨回来。 受伤得补一补了,前三天饮食清淡的嘴里都淡出鸟了。 李美玲对现在吃喝也没有之前那么心疼了,正如秦浩说的那样,挣钱了不花留着干什么? “你不攒点钱给孩子花吗?”她还是问出心里的疑惑。 秦浩洗干净大骨棒递给她,撇了撇嘴,“给那小兔崽子花什么?小孩以后享福的日子多了,咱们比孩子嘎的早,多享点福咋了。” 这…… 竟然还有点道理。 李美玲说不出反驳的话,低头去做骨头汤。家里有点冬瓜,正好做冬瓜汤,清淡好喝。 正做着饭呢,外面来了几个人,看模样都是脸熟的。秦浩上辈子离家很久,这几个人叫不出名字来,但都认识。 “你们怎么来了。”秦浩笑着走过去,带着打量的目光。 这几个人来干啥的,他并不清楚,看他们脸上没有敌意就放心了。 “浩子,哥几个来找你说会话,方便不?”他们看还没做饭,这才说的。 不然人家吃饭才来,不是故意赶上饭点吗? 秦浩带着他们进屋,给倒了水。 “秦浩,今天来不是为别的,是想问问你有没有别的活能让我们做?”带头的人年纪差不多三十左右,剃着平头脸上有些不好意思。 他们不是跟秦浩一辈的,而且不在一起玩,突然找上门来确实不妥。 可没办法啊,农村都这样,家家户户指着地吃饭,现在别人都挣钱了,他们也想挣钱改善生活。 闻言秦浩扫视一圈,开口问道:“你们不种大棚菜吗?老支书说了他牵线能卖出去,你们可以赶上一波。” 现在能保证种出来的菜有地方卖,是不容易的事儿。 秦大山既然开口说了,那一定是有保证的。不然谁会大包大揽的?卖不出去不得给他家房子点了。 “别提了。”男人叹了口气说道:“这种大棚菜最重要的是塑料布,咱们这塑料布多少钱你还不知道?太贵了。” “而且去贷款我们不敢担负这个责任,说实话就是我们胆子小。” 男人永远都不会承认自己胆小的,除非被生活磨平了棱角,压弯了脊背。 他们这个年纪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,贷款去买塑料布盖大棚?不可能的。 秦浩也想到了这一点,能让他们止步的,肯定是家庭的责任。 这时秦大山过来了,看到这些人还愣了一下,“张平,你们怎么在这?” 张平就是带头的男人,看到老支书有些尴尬,之前人家就去他们家问过了,要不要盖大棚。 但是他们家都没同意,因为家里还拉着饥荒,根本没钱。 他回道:“老支书,俺们想问问平安有什么好想法,带带大伙。” 这刚拒绝老支书,又来问秦浩,这不是打支书的脸吗? 闻言秦大山恍然的点点头,“我今天也是为了这事儿,昨天是我没考虑周全,村长跟我说了你们的情况,确实不适合贷款。” 秦家堡子几乎有一半的人负债,当然不是很多,几十块钱上百块的。 但一年到头种的粮食也就够大家吃,剩下来的卖个几百块钱,加上每年的生活费用,几乎不剩了。 “那你们继续说,我在旁边听着。”秦大山坐在炕边,拿起烟斗子。 秦浩想了想,觉得还是得从农村的环境出发,毕竟大家不能去镇上县城做生意,需要照顾家里人,而且出门花销也大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