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718章 关于反物质的猜想与验证 (第2/2页)
本源进行转化,转化1吨反物质和转化1吨水、1吨黄金的消耗相同,至于质量有关。 夏承越第一个验证的关于反物质的猜想就是这个,在原界内划出一片封闭区域,始终将同等质量的正、反物质一起扔进去,使它们反应。 随着放入系统的正反物质越来越多,达到一个阈值时,这个封闭系统内凭空多出来一个氢原子! 夏承越转化了几乎不可计数的正、反物质,最终仅仅只是多出一个氢原子来,那么目前宇宙这么多的物质,又该是多少正、反物质湮灭而成的? 这个问题或许只有上帝才能回答了,不过人类也是有可能成为上帝的,虽然几率无限接近于0。 …… 夏承越验证的第二个关于反物质的猜想就是——会不会存在反物质星球、反物质人类什么的? 或者更准确地说,反物质能否构成物体? 这个验证也相对简单,甚至比验证第一个猜想还要简单,只要给一堆“反氢原子”施加压力,看它能否依次聚变出“反氦”、“反锂”、“反铍”什么的。 在地球上,大华国的聚变站能够一直将“氢”聚变到“铁”,夏承越这边就更方便了,在原界内连基本设备都不需要,直接强行“捏合”! 但遗憾的是,氦以后的所有元素,都不存在稳定的反原子。 比如一个“反锂原子”或者原子序数更高的反原子,很快便会分裂为更小的反原子,并释放出能量(光)。 能稳定存在的就只有“反氢原子”和“反氦原子”。 如此,想要让反物质组成宏观物体,那基本上不可能存在的。 这个实验也验证了之前的那个猜想,因为正、反物质对称性破缺,同一对正、反物质的性质其实并不相同,还是有着微秒差异的。 所以大量正反物质湮灭后多一个氢原子,所以高于“反氦”的反原子无法稳定存在。 至于其他,似乎也不需要了解更多,人类想要的其实是将反物质作为能源,更深远些则是研究宇宙诞生之初的奥秘。 …… 在验证两个猜想后,夏承越深入下去的念头也淡了很多,转而将目标换成了反物质星云,至于反物质,其实就是“反氢”和“反氦”,再研究也还是这俩。 于是,夏承越多次前往反物质星云,进行实地研究。 期间他测定了当初高维跳跃的跃出点附近的反物质浓度、反氢反氦的比例、以及反物质星云物质属性等,获得了第一手的详实数据。 做完这些,时间就已经到了元宵,而元宵过后,夏承越将和余溦一同返回市里,之后关于反物质星云的探索也将进一步展开。 比如,研究一下能够在反物质星云中穿梭的跃迁飞船,星云实在太大,人肉飞行器实在没必要。 比如,前往包覆整个反物质星云的“巨幕”附近,近距离观察宇宙尺度的正、反物质湮灭。 比如,前往反物质星云其他位置,看看是否真的不存在“反氢”、“反氦”以外的反物质,或许有些特殊的环境可以诞生出原子序数更高的反物质。 ……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