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二百二十六章 文弱书生(二) (第2/2页)
眼里的愠怒,脸上露出敬仰的神情,对张平大加赞扬。 张平在秦人口里得了好名声,不少韩人就怀疑张平早早暗中投靠了秦国。三代为相的张家,世家门阀的光环消散过后,新郑的路人,时常偷来充满敌意的目光。 张良的心里,面对头上韩奸的帽子,不生蒙恬的气才怪。 “你还年轻,想法有些偏激,我能理解。有句话说得好,年轻的时候不愤青一点,那真是白活了。” “我想法偏激?” 张良不乐意了,撇着嘴说道:“我身为韩人,心里念着故国,怎么就叫偏激了?诶,愤青又是什么意思?” 蒙恬嘴里蹦出的新名词,张良从来没有听过,不由得大为好奇。 “说你偏激,你还不相信。” 蒙恬笑着安慰有些着急的张良,现在的张良,尚没有经历反秦地下党的训练,尚是一块粗糙的璞玉。 “愤青嘛,就是只站在自己的立场,冲动易怒,思考不全面,不深入。” 蒙恬越说,张良的脸色似乎越难看了。 “我这么说,你也别生气。” 蒙恬突然止住了笑容,手指向新郑的方向:“我且问你,新郑的来历如何,你该晓得的吧?” “新郑在上古称为‘有熊’,传说轩辕黄帝在此建都。帝喾时代,新郑为祝融氏之国。新郑又名祝融之墟,也称有熊之墟,为楚国先民的最早起源地。西周时期,新郑为郐国,后来为郑国所灭,成了郑国的国都······” 张良熟读史书,新郑的来历,他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。春秋时期,楚国多次北伐郑国,为的就是打回祝融氏的老家。 “张公子为何闭口不言了呢?” 蒙恬笑了,笑得有些意味深长:“新郑城下的土地没有变,上面的国家却变了,郐国没了,郑国小霸。郑国衰亡,韩国攻伐。” “张公子,在你心中,是否韩国能攻灭郐国,就不能允许秦国灭亡韩国呢?” 蒙恬的目光紧紧的盯着张良,期待着张良的答案。 张良不知不觉的坐直了身子,六月的暑气,似乎也不再那么炎热了。 上古封建的时候,中原大地,不知有多少的国。书中记载,武王灭商,天下八百诸侯。那么多的国家,最终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中。 韩氏一族的崛起,以军功起家,严格说起来,正是靠着攻灭他国的功绩,才得以获得韩原的封地。 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,弱国并于强国,融合于强国,不正是过去几百年间发生的事吗? 秦国攻灭韩国,跟韩国攻灭郑国、赵国攻灭中山、楚国攻灭鲁国,没有本质上的差别。 要说差别,只能是张良不幸的生为了韩国人,而不是胜利者一方的秦国。 蒙恬的话,吹皱起张良心中的阵阵波澜,可要让张良承认,韩国灭亡如同夕阳黄昏一样正常不过,他也做不到。 张良自有他心中的骄傲。 蒙恬似乎没有注意到张良落寞的神情,而是抬手遮在额头,望着渐渐偏向西边的骄阳,不经意的说着:“为盗之人,杀了屋舍原来的主人,占了人家的田地房宅。次日,一个武艺更高的杀来,原来的杀人者,心里却感到一百二十分的委屈,倒控诉起对方的不义来了······“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