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二百三十九章 坐牢的韩非(二) (第2/2页)
头。他担心韩非寻什么短见,特的命人赶制了一套特别的连体衣裳,现在看来是有些想多了。 “蒙蒙蒙将军,你这是折杀老夫也!” 管子取走后,韩非觉得整个身子都舒爽了,开口责怪如此折磨他的蒙恬。 “折杀你?”蒙恬翻了一个白眼,“我这明明是救你好不好。” 谁要你救我了。 韩非脸色涨得通红,蒙恬没有说错,蒙恬确实救了他的性命,可韩非压根就没有想活啊。 回咸阳的路上,韩非曾听闻过李斯给秦王的建议,万不可放韩非回到韩国。对李斯的提议,韩非心里倒没有什么恶感,以法家的观点来看,尽心为国君服务,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对。 韩非著书立说,八奸十过里,教导国君怎么识别忠奸,哪一个都不是善茬。李斯的表现越优秀,说明老师荀子的教导没有白费。 到了秦国之后,亲眼目睹秦国的秩序井然,上下有序,物资丰裕,君臣贤明之后,韩非心里已经了然,只要秦国不自己作死,山东六国,迟早会成为秦国的盘中餐。 内心深处,韩非主张九州同一,天下实现大一统,可他身为韩国公子,却不愿意眼睁睁的看着韩国灭亡。 如果天下能归于韩国,韩非肯定会拍手称庆。可惜,韩国注定没有这样的机会,也永远不会有这样的机会。 战国七雄之中,只有魏国、楚国、齐国、秦国有真正获得天命的机会。商鞅变法之后,水德兴旺,天命似乎当真归了秦国。 韩非叹了一口气,沉默着没有说话。蒙恬领兵攻灭了韩国,这是他作为臣子的本分,韩非心里并不责怪蒙恬。何况,蒙恬对他显得非常尊敬,在邯郸的时候就保了他一命。 “蒙将军为何要就老夫呢?” 良久,韩非再次缓缓睁开眼睛,暂时放弃了寻死的念头。 蒙恬好不容易救了他,绝不会让韩非在眼皮子底下寻死觅活。 “呵呵,其实我这次真的不是为了救你。” 当着张良的面,蒙恬哪里能表露心中的真实目的:“韩王安意图会颍川组织叛乱,朝中大臣要求处死韩王安。” “这跟老夫有什么关系。” 韩非一口一个老夫,真把自己当成了学者,似乎忘记了韩国公子的身份。 国家都亡了,公子的身份又有什么用呢,还不是一个普通黔首。 “你就不关心韩王安的命运?” 蒙恬身后的张良,瞪着韩非,语气有些不善。好歹你也是韩国贵族的一份子。 “自己作死,怪得了谁。” 韩非硬着颈项,轻轻的瞧了张良一眼。年轻而陌生的面孔,韩非完全没有印象。 从老师荀子的兰陵学校毕业后,韩非回到韩国,数次上书韩王,要求变发图存,可却石沉大海,没有任何回音。满腔报国的志向,却没有一点用武之地。 内心深处,对于韩王安,韩非心里是有一些怨气的。 见韩非这副样子,蒙恬心里暗道不妙。 韩非死国可以,可他对韩王安似乎并没有什么好感,不知道愿不愿意为了韩王安的性命,向嬴政妥协一下呢?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