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国投机者_第153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53节 (第3/4页)

很是投机。

    “文革,你这样硬顶下去不是办法,要是真地激怒校长,送你上军事法庭,也不是不可能。”张治中推心置腹地说,庄继华默然的听着,这个危险他已经想到了,可他没办法。

    “现在有个机会,校长新聘地顾问鲍尔同意我们派个人去德国柏林军事学院学习,学期一年,你可以抓住这个暂时离开国内,将来怎么样再看。”庄继华明白张治中的意思,到了国外,他爱怎么的就怎么的,会不会来另说。庄继华也明白张治中为什么对他这样,洪君器是他的小舅子,庄继华逃跑顺带也把洪君器救出来了,张治中这是投桃报李,还他的情来了。

    庄继华点点头,这是个好办法,双方都能下台:“如此多谢教育长了。请教育长回去转告校长,我可以回去,但校长常说黄埔只是完成了军事教育的初级课程,所以我想去国外深造,请校长批准。另外,不管现在还是以后,我都不带兵打共c党,共c党是政治问题,不是军事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好,你的要求我一定转告校长。”张治中满意的走了。

    很快蒋介石的命令传来,委派庄继华去德国留学,学习军事,同行的还有新任住德武官鄷悌。

    黄埔江边,庄继华挥手告别送行的宋云飞和伍子牛,登上去德国的船,望着滔滔江水,庄继华长出一口气,他知道他总算暂时脱离了是非圈。

    “打吧,打吧,历史既然无法改变,那你们就去打吧,国,不会亡,民族也不会亡,我算什么呢,什么也不是,只是一个小小的过客。现在我要去找我的生活了。”

    望着渐渐远去的故土,庄继华心如止水,这时他决想不到几年之后他就要回来。

    第一部完。

    第二部经略西南第一章归来第一节shang海风波(一)

    第二部经略西南第一章归来第一节上海风波(一)

    “第一次听说庄继华这个名字时,我还是个青年,在陆军服务,担任陆军记者,1945年我在德国采访了很多德军将领,其中包括闪电战的创始人古德里安将军,我刻意恭维他是第一个懂得坦克的人时,将军表示不同意,他告诉我,这个世界上最先明白坦克对战争的巨大影响的人不是,而是一个中国将军,他叫庄继华。

    随后将军兴致勃勃的谈起了这段往事,也解开庄继华将军在德国的一段经历。

    庄继华将军是在1927年冬季到德国的,根据德国政府与中国政府的协议,他进入柏林军事学院学习一年,在这里他结识了当时担任坦克总监的古德里安将军,不过总的来说,在学校里他不是一个活跃人物。

    古德里安将军很欣赏这个来自中国的留学生,他们对坦克有着相同的兴趣,他们共同研究出了坦克的攻击队形和防守队形,火力支援方式,补给方式,组建装甲兵,发展自行火炮以及坦克战的战术原则,诸兵种合成战术等等,最让我惊讶的是,古德里安将军告诉我,灭亡法国的曼斯坦因计划的最初提出者居然是庄继华将军。而随后曼斯坦因元帅也证实这个说法。

    不过让古德里安将军遗憾的是,庄继华将军显然不愿在军队中,他拒绝了古德里安将军的挽留,而是脱下了军装。

    ”

    摘自美国华盛顿时报专栏记者埃蒙斯.希尔《庄继华传》

    “1928年,德国出现一种被称为聚酰胺的东西。这种象蛛丝一样细,象钢丝一样强,象绢丝一样美地东西就吸引了女人的眼睛,勾住了全世界男人的心,因为他的发明者和生产者(虽然他不承认)庄继华先生,把它变成了一双双透明的袜子,这种袜子很快风靡全世界。美国的姑娘们在丝袜和男友之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,今天丝袜已经是每个女人地必备着装。”

    摘自《服装发展史》

    “………金融界还有一种观点。认为大萧条是中国人的阴谋。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大崩盘前,中国人在伦敦期货市场疯狂卖出了大豆、面粉,在纽约股票交易所沽空几乎所有股票,在这群中国商人中,最具代表性地就是庄继华先生。”

    摘自著名经济学家克格曼.马斯维茨《1929.大萧条》

    “……….1931年9.18事变的消息传来,唐人街上一遍沉默,我们都很哀伤。祖国又一次遭受劫难,随后1.28上海抗战爆发,美国华人踊跃捐款捐物,华人的心随祖国的命运跳动,但随后传来的淞沪停战协议和满洲国成立让唐人街如坠冰窟,我还记得那一年的春节,唐人街上没有一丝喜庆,勉强组建的舞龙队在沉闷地鼓声中舞动。没有欢呼,没有鞭炮,谁都没心思,这时姑父(当时还只是我父亲的一个朋友,小姑总是顾着他顺着他,我也懂了爷爷常说的女生外向是什么意思了)从鼓手手中接过鼓锤。他的脸阴沉得可怕,鼓声隆隆,震得人心怦怦直跳,我忍不住告诉爷爷,让他别打了,爷爷却不听我的,只是拍拍我的头,眼中含泪。

    第二天姑夫把自己关在房间里,足足关了三天三夜,小姑急得不知道该怎么办。象只无头的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