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76节 (第2/4页)
堵住共*匪入川道路,经过曾扩情调节,田颂尧宣布退出成都,部队调往川北,刘文辉宣布将以曾对税收支持田颂尧剿匪,同时声称刘湘此刻挑起争端是为了配合共*匪的入川行动,希望国民政府和蒋委员长对刘湘严加惩处。这个消息让杨森浑身一激灵,他立刻明白该怎么办了。 第二部经略西南第二章黄雀第三节巧取(三) 第二部经略西南第二章黄雀第三节巧取(三) 破烂的沾满硝烟的军旗下,精美的烤蓝的枪管已经被肮脏的泥泞和血迹覆盖,枪口喷出长串火焰,一群群带着八角帽的军人在倒在染红了的战场上,后面蜂拥而上的灰色人流立刻又遮挡了他们的身体,逼近防守阵地。 军号声中,一群军人挺着明晃晃的刺刀跃出战壕,冲下山坡,两股人流凶狠的撞击在一起,撞击声,惨叫声,爆炸声响彻山谷。血战,死战…………。 1932年九月下旬在湖北河口,两支骁勇善战的军队在这里进行了一场殊死厮杀,指挥进攻的是黄埔一期毕业生蒋先云、徐向前、蔡申熙;死战不退的是他们的同学胡宗南、俞济时,更远的地方,大批国民党军队正蜂拥赶来,其中包括黄埔教官同学刘峙、蒋鼎文、关麟征、黄杰。 连续几天的血战,红色黄埔伤亡惨重,重要指挥官蔡申熙阵亡,陈赓负伤(后送往上海治疗,并在上海被捕,释放后前往中央苏区),中下级指挥官伤亡殆尽;对面的胡宗南一师、俞济时八十八师也是伤亡惨重,在最危急的时候连师长胡宗南都亲自操枪冲上一线阵地。 最终红军丢下一万多条尸体,一路向西,在十一月初时冲进陕西,蒋介石一方面布置胡宗南追击,另一方面严令陕西四川部队围追堵截。 川陕边界的广元、南江诸县是田颂尧的防区,万源、通江则是刘存厚地防区。田颂尧一走,立刻影响到北道作战的刘存厚,他也召回部队,声称要加强川北防御。 “甫公,情况不对,”情况突变让张斯可嗅到一丝不详的味道,他显得很是焦虑:“不能再打了。应该立刻与刘文辉讲和。” “讲和?”乔毅夫楞了楞,想了想后问:“甫公。田颂尧难道就没有个说法?” 刘湘愣怔的看着窗外发白的天空,他的心情异常烦躁,在经过开初的顺利后,事情就开始有些诡异了,无论是杨李罗三部地纠纷,还是田颂尧突然退出成都,看上去都有合理的解释。可细想下来却处处透着诡异,特别是田颂尧退出成都,这里面没人插手那才有鬼了,川北地穷乡僻壤怎么比得上成都的富饶。 可讲和,刘文辉愿意吗?以刘文辉的“雄才大略”,他才不会放过这个机会,他会把成都的监视部队全部调到江津前线。 “甫公,邓锡侯与田颂尧的联合电报。”秘书长陈学池急匆匆的进来。 刘湘快步走到他面前。一把抓过电报,快速看后长出一口气,然后把电报递给张斯可和乔毅夫。 “你们怎么看?”刘湘问道。 邓锡侯和田颂尧在电报中告诉刘湘,为了不引起刘文辉的怀疑,他在川北以防御红军地名义集结部队,待刘文辉把成都部队调到江津之后。再杀个回马枪,一举夺下成都,端掉刘文辉的老巢,不过邓锡侯和田颂尧提出,将来的成都由他们三家共同负责。 房间里静悄悄的,谁都不清楚他的真假,十一月初的重庆虽然不算冷,但也有些寒意,江上轮船往来,对岸传来阵阵号子声。那是民工在平整土地。 刘湘的目光似乎要穿透江上的帆影。看清他们在做什么,他凭直觉感到这一系列不正常与他们有关。可他们凭借地是什么呢?邓锡侯、田颂尧对中央与对他的戒心是一样的。 “要不过去与探探他的意思。”张斯可看出刘湘脑子里装的疑问。 “我看邓猴子和田冬瓜的目地很清楚,他们还是坐山观虎斗,不想将来我们一家独大。”乔毅夫说:“你说呢?斯可兄。” “如果单是田颂尧可以作出这样判断,但如何解释杨森他们的行动呢?杨子惠不是傻子,我们战败,刘文辉会饶过他?”张斯可反问道。 “不可能,以刘文辉的脾气,他绝不会放过他们。”傅常替他回答道。 “对呀,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这样作?甚至甫公答应交给他两个县他也不动。”张斯可问道:“你怎么解释?” “这种事以前也不是没有过。”乔毅夫迟疑的说:“就算我们自己的部队也有过。” “对,可这些事连在一起就不能不让人起疑。”张斯可很是郁闷,正是因为想不透他才这样郁闷。 “都有可能,”沉默很久的刘湘忽然开口了:“有可能都是意外,也有可能是有人策划好的。” “策划好的?谁?他要做什么?”傅常想起这有可能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