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96节 (第2/3页)
出去好远。 吃过晚饭,廖化也一副百无聊赖的摸样,靠着一辆粮车不知在想些什么,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天空等待着太阳落山。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,远方忽然响起一阵战马的嘶鸣声,一阵嘈杂的喊话之声传入廖化的耳中。 足足有上千乌桓骑兵顺着河岸杀了过来,而廖化手中的兵卒也不过两千人,根本挡不住乌桓骑兵的冲击,但奇怪的是,这些兵卒并没有丝毫慌乱的神色,反而一个个面露阴笑,就像刚偷了一只小鸡的狐狸一样。 眼看乌桓骑兵就要冲到百步之内,廖化忽然大喊一声:“远道而来的乌桓兄弟,你们学会游泳了吗?” 还没等乌桓骑兵反应过来,远方传来一阵“轰隆隆……”的响声河水忽然暴涨起来,几乎在一刹那间,廖化脚下的河水就涨到膝盖位置。 第二百一十四章敌我不分的毒计 更新时间:20121016 水火无情,汹涌而来的河水凶猛咆哮,携带者摧毁一切的架势,让远道而来的乌桓骑兵魂飞天外,一时间也不顾不得攻击廖化的兵卒了,高喊一声,四散奔逃。 但乌桓将领底之才静海治愈却有些不解,廖化这是要干什么,同归于尽吗?就算大汉的兵卒熟悉水性,可以凫水,但你这两千来人总不能都会水吧。 思索之间,河水就已经涨到腰腹的位置,底之才(乌桓人名)忽然发现廖化的兵卒都聚集在辆车附近,用手抓着木箱,更有甚者用一根绳子将自己和木箱捆在一起,底之才猛然间明白过来,但是已经晚了。 河水上涨的速度太快了,转眼间就将乌桓骑兵淹没,廖化的兵卒也好不到哪去,一样被洪水淹没。 但木箱的浮力派上用场了,十几名兵卒使用一个木箱,慢慢向水浅的地方游去,当然也有极少数倒霉鬼动作不够快,被汹涌的河水淹没,但打仗哪有不死人的,这点损失在廖化的意料之中。 大汉的百姓多多少少知道一些水性,但乌桓的兵卒就惨多了,他们几乎都是标准的旱鸭子,入水即沉的货色,除了一些幸运的兵卒没和战马被洪水冲散,剩下的都哭喊着沉入水中,在浑浊的水中留下帽子、皮囊什么的携带之物。 乌桓将领底之才就是倒霉鬼,这家伙武艺不错,甚至比廖化还高一些,但武功高一点用没有,他一样不识水性,沉的比普通的兵卒还要快上一些,那是因为底之才身上穿的铁甲。 所以这名在乌桓颇有名声的将领留在中原的痕迹只有……几个水泡! 暴涨的河水来得快,去的也快,不一会儿就归于平静,廖化坐在一个木箱上嘿嘿直笑,这仗打得太轻松了。 那些逃过一劫的乌桓骑兵也好不到哪去,一个个累的口吐白沫,连躲藏的力气都没有了,廖化的兵卒早就得到指示,自行搜捕这些乌桓骑兵。 战果极为丰厚,抓捕了一百多俘虏,问了下口供,廖化这才知道,出战的乌桓骑兵共有一千一百余人,也就是说有近千乌桓骑兵葬身漳河。 此战不但剪除了乌桓骑兵的游击力量,更重要的是缴获了七百余匹战马,乌桓骑兵不识水性,马匹可是天生就会游泳的,一般来说是不会被淹死的,廖化顿时风光了许多,相比之下丢掉的假粮草真的不值几个钱。 回过头来看李卓的计策,真是没什么特别之处,无非是让廖化带着一批假粮草渡河,然后在河岸休息,然后就可以等待了。 上游当然有人堵住河口了,只需等待乌桓骑兵来的时候放水就算完事大吉了,乌桓骑兵不来,那也就是就多等几天的事。 此计唯一高明的地方就是敌我不分一起淹,乌桓骑兵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廖化会拿自己的兵卒做诱饵,中计也是必然的。 示敌以弱,然后破之……这是李卓的核心思想。 这一战廖化扫清了乌桓骑兵的外围力量,将战场控制在可控制范围之内。 问清楚在没有别的乌桓骑兵了,廖化一使眼色,李卓就知道什么意思了,低声吩咐几句,兵卒立即将乌桓俘虏打晕,扔到漳河之中…… 三日后,廖化将第一批粮草运到南皮,也借机向粮草推荐了李卓。 大仗之中李重却面无喜色,只是冷冷的看着李卓,良久才沉声问道:“李卓,你是何方人士?” 李卓立即恭声答道:“启禀主公,小人乃陇西郡漳县人士。” “嗯!”李重点点头,忽然死死的盯着李卓的眼睛,厉声问道:“你真名叫什么?竟敢隐姓埋名欺骗于我。” 李卓脸色不变的答道:“小人不敢欺骗主公,小人确实叫李卓。” “有何人可以为证。”李重接着问道。 李卓立即说出几个名字,不用李重吩咐,当即有几名亲兵前去查证。 过了好一会儿,亲兵来到李重身边低声说话,证实李卓并无虚言,李卓确实有几名同乡可以证明,李重听闻却呵呵一笑,随即沉下脸来,缓缓说道:“李儒,想不到你居然隐姓埋名藏在本侯军中,有趣有趣……不知道你所图何事呢?” 李卓低下头,恭声答道:“主公……小人确实不是李儒,主公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