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旌旗_第139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139节 (第4/4页)

传给朝夕相处的战马,导致战马前冲的速度变慢,士气更加低落。

    夏侯惇久经沙场,什么场面没见过,一看高览的军阵速度,就知道高览怂了,当即再行打压高览的胆气,隔着三四十步,夏侯惇就厉声喝道:“高览……可敢与夏侯惇一决胜负!”

    夏侯惇武艺高强,中气十足,声震全场,就是“隆隆……”的马蹄声都不能掩盖分毫,高览自然也听得清清楚楚。

    高览和夏侯惇两个人都在军阵的最前面,必然会有一次交手的机会。

    首先做出动作的是夏侯惇,夏侯惇在马上稍稍探起上身,将长枪端到身前,迎风晃动。这个动作没什么杀伤力,但其中的含义却不以言表,这种大开大合的姿态就是说:高览,来吧,咱俩一招定胜负。

    双方的距离转眼间接近到二十步,高览暗叹了一口,向旁边一拨马,错开了夏侯惇的攻击路线。

    这是一个极其愚蠢的决定,高览改变冲锋路线,为高览马首是瞻的河北骑兵也跟着改变了路线。

    于是两队骑兵冲锋的角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,夏侯惇依旧一往直前,正面冲击高览的骑兵队,但高览的骑兵却有点侧身迎敌的意思,在战斗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,这是致命的危险。

    当然,我们不能埋怨高览贪生怕死,贪生怕死是人类的本能,你不可能要求每一位将领兵卒都视死如归,那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夏侯惇冲着高览嘲笑一声,一马当先杀入河北骑兵的军阵之中,在双方的气势此消彼长之下,夏侯惇的兵卒爆发出强劲的战斗力,刹那间就将高览的骑兵一截两段,钢刀呼啸,斩杀了数百河北精骑。

    一个冲锋过后,高览很悲哀的发现,跟在自己身后的骑兵只有二百余人了,剩下的骑兵已经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下,正被夏侯惇带人大肆残杀。

    可以这么说,李重自从组建骑兵以来,这是败的最惨的一次。

    高览羞恼之下,也不回转厮杀,竟然奔着夏侯惇的步兵冲杀而去。

    一个冲锋过后,高览距离夏侯惇的步兵军阵只有上百步,骑兵全力冲锋,几个呼吸的见就可以到达,这不是声东击西,也不是围魏救赵,同样,这是一个错误决定,如果夏侯惇的步兵能稍稍抵挡高览一点时间,夏侯惇回兵冲锋,就可以两面夹击高览的骑兵队。

    后果显而易见,骑兵被人在后面突袭,很少有翻盘的可能。

    没等高览冲到夏侯惇的步兵军阵前面,一蓬乱箭呼啸而来,如同飞蝗乱空,落入高览的骑兵队伍之中,射的河北兵卒人仰马翻,夏侯惇也放弃追杀另一队河北骑兵,掉头杀了回来。

    高览拼命拨打箭矢,冲到夏侯惇步兵军阵之前,纵马舞枪,刺死了数名曹兵。夏侯惇在后面看的真切,高声喊道:“谁也不许撤退,如要放高览一兵一卒进去……全军处死!”

    高览陷入险境,赵云和太史慈自然不能做视,二人对视一眼,各自带着数百骑兵疾驰而出,想要解救高览。

    也就在这个时候,汶水上游忽然升起滚滚浓烟,甘宁带着五百兵卒乘木筏顺流直下,前去烧毁汶水上面的浮桥。

    数十个木排顺流而下,上面堆满了点燃的干草硫磺,转眼之间,火焰就布满河面,直奔浮桥流去。

    但曹操早就命令曹洪拦住河面,甘宁顺流放置的木排全堆积到浮桥上游二百步处,木排层层叠叠,火势冲天,热浪袭人。甘宁见事不可为,呼喝一声,带着五百兵卒直奔汶水南岸而去,想要偷袭液晶渡过汶水的曹兵。

    曹操先渡河的兵卒都是伤兵和辎重队,真要被甘宁冲杀,立即就得全军崩溃。但很可惜,曹操技高一筹,早就派乐进带领两千兵卒巡河了,还没等甘宁到达汶水南岸,乐进就带着一千兵卒严阵以待。

    很搞笑的是无论甘宁还是乐进,都没有远程攻击能力。

    于是两队人马一个在水中,一个在岸边,陷入大眼瞪小眼的状态。甘宁眼珠一转,心中盘算,李重的兵力本来就占据优势,那自己也就不用去主站场凑热闹了,还是把乐进牵制在此为妙,看样子乐进手中怎么的也有上前兵卒,真要是僵持下来,自己还是赚到的。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