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旌旗_第141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141节 (第4/4页)

要的是李重并不怕魏延谋反什么的,兵卒都是李重自己的,魏延就是想谋反,也没人响应,再者说,赵云和太史慈完全压得住魏延。

    李重也不怕魏延一刀砍了自己,他又不是用魏延做保镖。

    补充一下,李重现在的保镖是孙尚香。

    第三百二十二章意料之外的胜利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魏延身穿单衣,单膝跪在李重面前,低着头,姿态恭谨之极。

    李重翻身下了战马,围着魏延转了好几圈,这才呵呵一笑,来到魏延面前,将魏延托付起来。

    众人都有些不解,李重到底在看什么,魏延也不是美女啊!几个眼睛尖的人更是发现,李重对魏延的后脑很是注意。而最为紧张的就是魏延了,李重一声冷笑,笑的魏延心里直发毛。

    这不是魏延胆小,在古代,阶级差距很大,当然,现在也更大。而且古代很少有人恃才傲物,平民百姓推崇的是学得文武艺,货于帝王家,所以魏延非常在意李重对自己的看法。

    另外,李重这些年威严日重,也压得魏延喘不过气来。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,人是身处高位,自然而然会带上让人信服的气息,权力越大,这种气息就越强大。还有一种说法叫相由心生,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。

    此外,李重南征北战,战无不胜,此刻更刚战败曹操,携席卷天下的气势,不是一个武人所能抵挡的。

    魏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,李重笑的是罗大大胡编乱造,在《三国演义》中描写魏延脑后有反骨一事。

    李重转来转去,也就是想看看反骨这东西到底是神马东西,但李重很快就发现,就算魏延真有反骨,他也看不到,不光他看不到,诸葛亮一样看不到。

    道理很简单,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古代人是不剪头的,想一想,魏延的头发有多长,盘在脑后有多厚,还怎么看反骨,特么的反骨长在脖子上啊。

    “汝就是魏延……魏文长?”李重明知故问。

    魏延急忙抬头说道:“小人正是魏延,义阳人士,特来投奔晋阳侯,请晋阳侯收录。”

    李重笑道:“听闻你与甘宁相识,说说是怎么回事。”

    魏延心里非常清楚,李重已经有接纳自己的意思了,不然的话,不会问的这么清楚,急忙将经过仔细讲述一遍。其实也没什么讲的,魏延和甘宁就不是很熟,只是相互知道名字而已。

    听过魏延的话,李重点了点头,魏延的话不会有假,毕竟要是编瞎话的话,太容易被揭穿了,只是李重还有一点不明白,于是问道:“魏延,依照你的诉说,你应该在刘玄德帐下任事,为何前来投奔本侯呢?”

    魏延飞快的答道:“小人本在刘玄德帐下听令,因功升至牙门将,但如今刘备帐下新添一人,复姓诸葛,单名一个亮字,此人与向来与魏延不和,而刘玄德又宠信诸葛亮,魏延恐为其所害,故前来投奔晋阳侯。”

    “尼玛的……应为这个?”李重差点没骂出声来,但李重并不认为魏延说假话,没有个必要。

    不过李重还是要问清楚再说:“魏延,你口中的诸葛亮才智如何?”

    魏延仔细的想了想,这才慢慢答道:“不瞒主公,诸葛亮这人虽说不通武艺,但才智过人,魏延不及也?”

    “哦……那诸葛亮为什么与你不和?”李重奇怪的问道,他本以为诸葛亮嫉妒魏延的才能呢。

    魏延苦笑道:“小人也不知,大概是……就看魏延不顺眼吧!”

    这是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,就看你不顺眼,需要理由吗?但李重也认同了魏延的说法。毕竟在李重所知的历史中,魏延从头至尾也没有谋反的意思,只是不愿意服从死诸葛亮的安排而已。

    总之,魏延死的很冤,原因就是诸葛亮看他不顺眼而已。

    不过李重也很想知道,魏延为什么会选择投靠自己,而不是投靠曹操,孙策就不用选了,是个人都知道,孙策死定了。

    魏延毫不犹豫的说道:“回禀晋阳侯,天下间,魏延最敬佩的就是曹孟德、刘玄德还有晋阳侯三人,其余诸侯皆碌碌之辈。曹孟德哪里无人引荐,魏延与甘宁相识,自然前来投奔晋阳侯了。”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