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旌旗_第162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62节 (第2/4页)

尽量简略一些,我们时间有限。”

    自从赵云战败马超之后,就有点狂妄自大,不听人言了,所以徐庶很少有表现的机会,听到赵云这么说,徐庶自然要好好表现一下。

    只见徐庶清了清嗓子,说道:“大家都知道,实际上主公的战略重心在陈留,而不是陈县和祏县。以曹仁的能力,应该也能看出这一点,所以想要破局,曹仁必须舍去祏县,前去救援夏侯惇。”

    “不错!”赵云难得的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徐庶说的句句在理,众人都点头称是,赵云也站起身来说道:“周仓听令。”

    周仓急忙应到,赵云沉声道:“周仓,我带领三千骑兵前去追杀夏侯惇,你留在祏县驻守。”

    周仓点头意识,赵云又嘱咐道:“周仓,你一定要记住,我离城以后,无论发生什么情况,哪怕是我被曹仁和黄忠包围,你也不能再离开祏县。如果祏县失守的话,陈留的子义将军就危险了,主公的大计也将功亏一篑。”

    对于赵云的命令,周仓自然连连称是,赵云这才带着三千兵马打开西门,呼啸而去。

    出城不过十里,赵云就勒住战马,停在原地,向官道两旁望去。

    七月下旬,中原百姓刚刚收割完粮食还没过多久,祏县的官道两边全是一望无际的麦浪,一眼望去,就像金色的海洋一样。

    随风起伏的麦秆足有半人高,随着风吹,发出哗哗的响声。

    出于对徐庶的怀疑,赵云并不相信徐庶所说的话,相比之下,赵云更相信曹仁在前方埋伏自己。

    这个判断很正常,看看官道两侧的地形,曹仁要是放把火,一定能将赵云烧的焦头烂额。但是,万一徐庶说的是真的,赵云也很难办,不去陈留的话,太史慈很有可能被曹仁和夏侯惇前后夹击。

    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,太史慈战败的可能性很大。

    这就是古代真正和现在战争的区别,没有先进的通讯工具,有些时候,将领判断军情就跟猜大小没什么区别,这和智力无关,就是运气的差别。

    站在原地想了良久,赵云决定还是相信太史慈一次。

    偷偷的带着三千骑兵回到祏县附近,赵云偷偷的埋伏起来,赵云同样做好了最坏的打算,就是曹仁和夏侯惇在陈留里应外合打太史慈,那么自己就和周仓在祏县里应外合打黄忠。

    日落月起,星光闪烁,转眼间到了夜晚,黄忠的大营依旧毫无声息,没有一点攻打祏县的意思。

    赵云和三千兵卒只能藏在麦秸之中默默地等待,忍受着蚊虫叮咬。

    好容易等到红日初升,赵云忽然反应过来,曹应该是去陈留相助夏侯惇了。道理很简单,只有在这种情况下,黄忠才回以守为主,先立于不败之地,所以赵云立即招呼全军启程,急速赶往陈留。

    这个判断没错,徐庶确实没有骗赵云,曹仁真的赶赴陈留救援夏侯惇去了,而且行军的速度比赵云想象的还要快一些。

    旷野之上,两队骑兵一前一后,风驰电掣般的在官道上飞奔,就像两条蜿蜒前行的巨龙一般。

    行至一半,赵云又一次停下脚步,他很无奈的发现,自己再怎么努力,也追不上曹仁了,一日一夜之间,骑兵奔驰二百里并不困难。就算曹仁为了保持兵卒和战马的体力,行军百里也不在话下。

    左思右想之后,赵云做出一个决定,就是在官道上设伏,等着伏击曹仁得胜而回的军队。

    这也是个赌博,赌的是太史慈防线紧密,曹仁冲不进陈留,赌的是曹仁没有和喜欢的合兵一处的打算,赌的是曹仁没有放弃祏县战场。但无论赵云赌的成功与否,李重首先就会在陈留战场吃一个亏。

    这让赵云极其郁闷,输赢暂且不说,问题是,赵云到现在也不敢确定,徐庶到底发现没发现自己已经暴露这个事实!

    事实也确实是这样的,就在太史慈猛攻陈留之际,远道而来的曹仁忽然出现在太史慈身后,杀进太史慈的大营之中。

    多亏太史慈前一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