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旌旗_第163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63节 (第2/4页)

,关羽给人的压力比赵云还要大,这和武艺高低无关,关羽的性格就充满攻击性。更何况每个人都知道,关羽这人敢拼命,颜良老先生就是下场。试问一下,谁能和关羽安心做邻居。

    曹操顿时觉得洛阳不安全了,同样,李重也觉得就算打下了陈留,自己也不得安生。曹操和李重倒不是怕了关羽,实在是关羽这人性格冲动,经常做出不可理喻的事情来。

    这对于习惯于控制大局的两人来说,实在是个不小的变数,乱棍打死老师傅的事情经常发生。(不是蜘蛛黑关羽,实际上关羽后来大意失荆州就是这种原因,关羽的性格确实逃过孤傲,大局观不强)

    建安八年八月初八,李重的虎牢大营忽然来了一名使者,曹丕曹子桓。对于曹丕的求见,李重很是意外,他真猜不透曹操到底是什么心思。

    曹丕并没有和李重太过客套,寒暄了几句之后,曹丕就说出来意:求和!

    李重看着曹丕,笑道:“罢战!呵呵……贤侄一定还有别的话吧,一起说来,待我仔细参详一下。”

    曹丕拱手道:“李叔父,父亲的意思是可以将陈留一地让给叔父,然后两家罢兵,毕竟许昌的关羽,对你我两家都是威胁,不是么?”

    “呵呵!”李重有些戏谑的问道:“子桓,你是孟德兄的长子吧?孟德兄还真是胆大啊,竟然敢让你来见我,就不怕有来无回吗?”

    曹丕满脸笑容的说道:“李叔父英雄无敌,怎么会把小侄放在眼里,更何况,曹丕是晚辈,就是叔父将小侄留在身边教导,那也是小侄的福分,想来我那几个兄弟还要羡慕小侄呢。”

    曹丕这几句话说的不卑不亢,先是捧了李重一句,紧接着又降低身份,自称是李重的小辈,用言语挤兑李重。

    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,重点是曹丕最后一句话,想来我那几个兄弟还羡慕小侄呢!曹丕毫不在意的告诉李重,我家兄弟多,你弄死我也没用。

    相互试探了几句,李重心中很是感概,将来的魏文帝确实很有一套,虽说稚嫩了一些,但已经可以看出成为一个帝王的潜质,皮厚、心黑。不过李重到不十分在意曹丕,只要击败了曹操,曹丕再有能耐又能如何。

    紧接着,李重又设宴款待了曹丕,席间又谈起罢战一事,但是双方的分歧还是比较严重,李重再次申明,曹操必须把虎牢交给自己才能罢兵谈和,不然的话,自己难以相信曹操的诚意。

    曹丕当然不能同意了,舍弃陈留可以,这个尺寸早有心里话准备,虎牢可不行,那可是司隶校尉部的门户所在。

    一旦李重占据了虎牢,就可以威胁到洛阳的安全,而且还不会给洛阳守军反应的时间,要知道,虎牢距离洛阳还不到百里。

    李重更不会放弃虎牢了,开什么玩笑,不把虎牢拿到手里,李重如何安心。

    看看虎牢以东的地形就知道了,陈留郡、梁国、陈国、济阴郡、东郡等地全都是平原,一望千里。

    曹操随便在虎牢派出一支骑兵就能骚扰数郡之地,叫李重怎么能安心治理各地。

    于是谈判陷入僵持之中,不过李重和曹丕也不着急,这么重要的事情几天就能谈完是不现实的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李重又想起一句话来:谈判的胜利、是靠战场上打回来的!于是李重又开始绞尽脑汁的给曹操施加压力了,那么按照现在的情况看,唯一能给曹操施加压力的战场就是陈留战场了。

    这些原因只是李重额外考虑的而已,实际上李重最害怕的就是曹操骗自己,这个可能性更大。

    用谈判来拖延时间,是战争中常用的手段之一,而且不消耗人力物力,成本极低。李重觉得,自己要是和曹丕接着谈下去,很有可能被曹操当成傻子耍。

    考虑良久,李重推断,陈留的夏侯惇应该是到了极限了,这才动用了谈判的手段,那么,自己就应该再加上一把火,彻底击败夏侯惇,占据陈留。

    而且就算曹操真的有心和自己谈判,那么占据陈留之后,自己谈判的筹码还能大一些,不是吗?

    兵行险招,李重决定再次增兵陈留。这次李重决定自己亲自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