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72节 (第2/4页)
,也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用两千步卒挡住三千骑兵的,更何况黄忠、魏延、周仓三人虽称不上大将之才,但绝对是猛将之才,攻坚战的时候,猛将真比名将好用。 黄忠三人手持三柄大刀,一马当先的冲到马岱军阵之前,一阵乱砍乱杀,他们兵多将广,根本就不怕马岱用弓弩狙杀自己,马岱要集中弓弩对付谁,谁跑就是了,还有两个人呢。 三人之中,最为出彩的就是老黄忠的,黄忠不带武艺最好,而且手中的大刀也算是神兵利器,和大将比武时,与之抗衡的也是百炼精钢,看不出这把红色大刀的厉害之处,一旦对付小兵,赤红大刀顿时显现出其威力来。 最明显的就是黄忠对付盾牌根本就不用费力气,一刀下去,盾牌顿时分成两半,衣甲皆平。 第三百七十五章凌驾于战术之上 三千骑兵攻打两千步兵,没有任何悬念可言,唯一让人疑问的就是,籍籍无名马岱能坚持多长时间。 事实证明,马岱是属于被低估的一类人,说到武艺,马岱要照他的哥哥(堂哥)马超差上许多,说道行军布阵,马岱也不是十分出彩。但马岱属于十分实用那一类型的人才,武艺不差,大约在周仓那个档次,但真打起来,马岱估计不是周仓的对手。 论到军事才能,马岱中规中矩,给他个任务,绝对能一丝不苟的完成下来。 这种人才也是很稀缺的,像什么看守大营,运送粮草,都需要这样的武将,你不能指望关羽这种类型的武将老老实实运送粮草吧。 马岱真是这次真是浴血2拼杀了,只为了能让马超多休息一段时间。 在派出三人围攻马岱之后,周瑜立即将注意力放回中军这边,指挥甘宁四人轮番冲杀刘备的中军。当然,周瑜也没放过左翼的关羽,一样让关羽腾不出手来,只不过周瑜并不是主攻关羽这一边,于是关羽也就相对轻松一些,还能保持一些攻势罢了。 也就在这时,李重忽然发现一个问题,自从赵云偷袭马超侧翼失败之后,就一直留在黄忠三人的身后,再也没动过手。算算时间,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一刻钟了,按理说这么长的休息时间足够战马休息,积攒出一次冲锋的体力了。 但至今为止,周瑜也没动用赵云这支骑兵,仿佛遗忘了赵云一样。 李重想了想,也没有出言询问,战局发展到现在,依旧是己方占据上风。李重不愿意因为这一点小事让周瑜觉得自己信不过他,虽然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。 在一刻钟之后,马岱终于支持不住了,带领着残余的步兵向后退去。马岱能坚持这么长时间,已经算是不错的了,要知道不是说主将不怕死,小兵就不怕死,历史上能伤亡过半,还能坚持不溃逃的军队并不多,都算得上精兵,而马岱手中的荆州步卒最少折损了四成,这已经是很高的比例了。 马超再次带着积攒出一点体力的兵卒上前迎战,与黄忠、魏延、周仓三人绞杀在一起。 但这一次情况更加不堪,第一、黄忠三人的兵卒已经适应了马超的作战方式,并不吃那么大的亏了。第二、李重手中骑兵充足,可以保持一定程度的轮换,兵卒和战马的体力都有保证,而马超不行,马超手下没有那么多兵,人马体力都不如河北兵卒。 眼看马超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,刘备只能再给马超派遣援军了。 当然刘备也没有责怪马超的想法,不是马超不行,换做是谁来也不行,黄忠、魏延、周仓三个人都不是吃素的,单对单拿出来都够马超忙活一阵子的了,更何况马超在兵力、兵种配置上还处在下风。 虽然刘备一直认为关羽能力很出色,但刘备在内心深处也不认为关羽能比马超做得更好。 而这次给马超派援军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,由于周瑜把注意力都放在中军上,导致刘备的中军压力极大,刘备根本不敢在中军抽调兵卒支援马超。刘备不光不敢抽调中军,甚至还要随时救援中军,原因很简单,依照刘备的军队布置,左翼、右翼、中军之中毫无疑问,最重要的就是中军了。 马超溃败了,关羽溃败了,对于刘备来说都不是灭顶之灾,甚至还有翻盘的可能。但中军一旦溃败,刘备就无力回天了,所以刘备只能在压力较小的关羽这边抽调兵卒救援马超。 战到现在,刘备基本上已经放弃了取胜的心思,实际上刘备一开始的心思也不是击败李重,而是再和李重的较量中不处在下风就可以了,嗯……稍微吃点亏也可以。 毕竟李重的实力摆在那里呢,赵云、甘宁、太史慈等人都是天下皆知的猛将,河北骑兵优势一等一的强悍,再加上还有周瑜这样的俊彦投奔,李重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