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旌旗_第180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80节 (第2/4页)

对刘备赶尽杀绝的。李重是枭雄,不是为他人做嫁衣的慈善家,在中原牵制刘备,给曹操创造一个偷袭江州的机会之时战略计划的一部分,并不是李重向曹操卖好的举动。

    李重更不会把看刘备牵制在此地,眼睁睁的看着曹操从益州出兵攻打荆州,那不是给自己添乱吗。

    就是曹操心里都有数,李重绝对不会让他得到荆州的,能打下江州,曹操已经很满意了,当然了,曹操也不会放过攻打荆州的机会。机会是自己创造的,不是别人给的,曹操很清楚这个道理。

    其实刘备也知道这一点,他也清楚,曹操和李重再怎么合作,也不会亲密无间的,但是刘备真不敢赌,不把马超调回来殿后,万一李重真发疯一次怎么办?

    李重的战略中心在江东,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,攻打荆州只有两条路可走,一是在益州出兵,二就是渡江作战,现在李重只能选择渡江作战了。

    想要横渡大江,要么发展水军,要么削弱刘备的水军,这没什么好说的,嗯嗯……双管齐下更是必须的,现在李重也是这么做的。

    现在张辽等人的人物就是缠住张飞,尽量给甘宁周泰创造击败荆州水军的机会,光脚的不怕穿鞋的,甚至同归于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双方都重建水军,李重是非常占便宜的。如果能找个机会渡过大江,在江东扎下一个据点,那就再好不过了,这不是痴心妄想,李重很有可能达到这个战略目标。

    李重相信,曹操不会不奢望荆州的,就算曹操不奢望荆州,也会出兵骚扰刘备一下的,这是信誉问题。

    虽然没有和曹操签订合约,但万妙存乎一心,曹操不会光吃饭不干活的。

    借着逼退李重的机会,刘备急忙带领军队渡过颖水,直奔吴房县而去。吴房县位处汝阳西南,沿着吴房县再往南就是江夏郡了,到了江夏郡,也就到了水网密集的江南,李重再想追杀刘备就要掂量掂量了。

    李重当然不能任由刘备这么轻易就逃走了,他还要在削弱削弱刘备的势力,不然的话,曹操也不敢对江陵下手。

    就在刘备堪堪逃到吴房县之际,再一次被李重追上了,两军列开阵势,展开又一轮交锋。在李重的设想里,这应该是最后一战了,打完这一战,李重就要去徐州支援张辽等人,所以这一站李重全军出动,三面围攻刘备。

    刘备没有选择,他的兵力和李重相差无几,荆州兵卒又没有河北兵卒勇猛,也只能派出全部兵卒,和李重一决雌雄了。

    这次指挥军队的还是周瑜,在实力占优的情况下,周瑜也没出什么花招,就是一板一眼的和刘备比调度,比战场嗅觉。毫无疑问,刘备不是周瑜的对手,就是有诸葛亮等人辅佐也不行,“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”并不适用于现在这种情况,不越指挥越乱就不错了。

    周瑜知道,李重并没有全歼刘备的心思,所以指挥的时候还是留有余地的。当然,这个留有余地是对于本方兵卒说的,周瑜并不想出现太大的伤亡。

    从中午开战,一直厮杀到傍晚时分,周瑜和李重觉得差不多了,率先将兵卒撤出战团。

    一战下来,刘备兵卒伤亡一万五千余人,李重的兵卒伤亡也达到万人之多,双方都算是伤亡惨重了。

    刘备这边的兵卒只剩下四万上下了,就算风尘仆仆的赶到江陵,能不能打过曹操的三万军队都是个问题。也就是说,李重的目的已经达到了,最好的结果就是双方都有希望了,当然了,刘备的胜算还是大些的。

    不过刘备很快就将这个优势挥霍的一干二净,一场大战过后,李重也不想继续削弱刘备的实力了,于是立即撤兵回陈县去了。

    但是刘备并不知道了的心思,近乎于惊弓之鸟的刘备和诸葛亮等人、生怕李重再弄出一个什么无中生有的计策来,急急忙忙修建营寨,开挖沟渠,增强防御力。同时派斥候严密监视李重大军的动静,看看李重玩什么花样,天地良心,李重真心实意的撤兵,还能玩出毛线花样来。

    三天之后,刘备已经修建了一座十分坚固的营寨,却得到一个说不上好坏的消息,李重真的回陈县了,不光回到陈县,而且还带大军继续北上,不知道去哪了。

    “最好是去虎牢!”刘备咬牙切齿的叫道。

    没什么好说的,刘备立即拔营而起,赶赴江陵去了。

    大耳贼也算是人品不好,如果他不在吴房县耽误这三天,刘备绝对能比曹操早到江陵,但就是因为这三天的时间,刘备又吃了一个大亏。

    曹操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