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旌旗_第183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83节 (第1/4页)

    “呼……”赵云看着张飞的背影,飞快的吸了一口气,伸手抽出弓箭,遥指张飞,一箭射出。

    弓弦震动,羽箭破空,化作一道寒光,向张飞的背心激射而去!

    张飞背对着赵云的羽箭,连头都没回,只是让战马飞快的侧向移动了一下。

    这时无奈的选择,张飞再自负也不敢用身体硬接赵云的羽箭,虽然赵云这一件射的比较快,力量不是那么恐怖。原因是张飞确实动不了,赵云的最后一击力量极大,不但震伤了张飞的筋骨,同样震伤了张飞的肺腑,到现在,张飞依旧感到上半身酸麻刺痛,只能让战马做出闪避的动作。

    战马的动作终归没有羽箭快,张飞虽然避过了要害,但依旧被赵云的羽箭射中肩膀,锋利的箭镞破开铠甲,入肉半尺余深,前冲的力道带的张飞一个趔趄,差点没在马上掉下来。张飞紧咬牙关,伏在马背之上,再次催动战马,向广陵飞奔而去。

    赵云眯起眼睛,看了一眼张飞坐下的深乌马(就是大黑马),悻悻退回本阵。

    高台之上,李重看着张飞略显狼狈的身影,嘿嘿一笑,张飞这厮自持勇猛,这次终于受到教训了吧。

    笑过之后,李重立即吩咐道:“公瑾,立即组织军队攻城,压迫广陵,最好……别让兵卒出现伤亡。”

    周瑜很清楚李重为什么这么说,立即攻城和痛打落水狗、落井下石,乘你病、要你命一个意思,不要出现伤亡这句话原因就很多了。

    如果李重现在不顾伤亡的发动强攻,确实有很大把握能攻下广陵,但这样一来,李重手里也就没有诱饵可用了,刘备的水军就会立即龟缩起来,不渡江半步。

    可李重的目的是什么,并不是打下广陵,广陵这个弹丸之地还不放在李重眼里。李重的目的是杀伤刘备的水军,争取渡过大江,占据丹徒。

    所以李重才会让周瑜尽量别造成伤亡,也就是说不强攻广陵,给张飞留下一点喘息的时间,也给刘备一些考虑的时间。能在残忍的沙场心存仁念,让敌人有考虑的时间,李重也算是古往今来头一份了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一百万字了,蜘蛛很激动,居然还没太监,哇哈哈哈……

    能坚持到现在,要谢谢各位读者,还有各位不予余力支持蜘蛛的人,感谢打赏兄弟,投月票的兄弟,投红票的兄弟,订阅的兄弟!

    第三百九十六章自古忠义两难全

    伊籍和吕介很清楚自己的地位,他们在刘备的阵营之中,他们就是打酱油的,伊籍还好一些,深得刘备信任,吕介完全是就是刘备急病乱投医的结果了,刘备实在找不出统领水军的将领了。

    所以两个人非常明智扮演好傀儡角色,向刘备讯问对策。

    伊籍和吕介根本就不用向刘备报告战况,丹徒距离江陵千里开外,信使就算速度再快也需要一个月上下才能赶个来回,张飞根本就支持不了一个月的时间。其实刘备早就预料到张飞的状况了,只是刘备还在纠结,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办

    如何取舍

    实际上这个问题很简单,刘备想要救援张飞千难万难,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放弃救援张飞,让张飞抛弃手下兵卒,带着少数人突围,这样做,张飞存活的几率还会大点,伊籍的水军还能保存下来。

    只要水军得以保留,李重在短时间内就过不了大江,过不了大江,刘备就不会陷入两线开战的尴尬地步,可以全心全意的对付曹cāo,虽然曹cāo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,但至少还有希望不是。

    久经沙场的刘备很清楚这个问题,不光刘备清楚,诸葛亮,司马先生等热你也非常清楚这个问题,但是没人敢对刘备名言,原因就是刘备和张飞的关系太好了。

    张飞和刘备的关系就不用重复了,想让刘备狠下心来,放弃救援张飞,太难了。再说了,张飞真要是死了还好说,万一张飞活着回来,知道是自己提议让他自生自灭的,依照张飞的火爆脾气,哼哼……

    上面的问题虽然很难取舍,但刘备还是很快做出决定,命令伊籍和吕介全力救援张飞。

    刘备的这个决断并不出乎诸葛亮等人的意料,但就算如此,诸葛亮等人还是暗暗叹了口气,心中无奈至极。

   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