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261页 (第2/2页)
他这么说,崔稚深觉有理。若是她也穿得似孟中亭一般,谁要动她,还不得思量这是那个富贵人家的小孩? 她直接同孟中亭道:你有什么穿小了的衣衫,送给我两件。rdquo; 她是不在意,在她眼里孟中亭就是个小孩,且孟中亭的衣裳都是好衣裳,所以张口就来了这么一句。但孟中亭听了,却一阵错愕。 有船从河里飘过,船上花灯映着孟中亭的脸,有些似有若无的红晕。 第209章 此情此景此人 远远近近地,有琵琶曲声传来。 孟中亭不自在地喝了一口茶,见崔稚翘着二郎腿混不在意,嘴里说着穿上了好衣服,要招摇撞骗一番的话。 刚才那一阵脸上的热,在这不着调的话里,总算褪了下去。 孟中亭不禁想,定是最近总跟着四哥四嫂,看见听见些乱七八糟的缘故。 却也不能穿的太好,你身边没有跟班的人,只有墨宝一条狗,若是被人盯上了,行绑架勒索之事,又得不偿失了。rdquo; 这话就更有道理了。 崔稚赶忙说是,光想着穿出去耍玩了,忘了这一茬。还是我们孟案首周全!rdquo; 她说着,亲手给孟中亭斟了一杯茶水,孟中亭朝她笑着点头。 两人一时无话,看着河里荡漾的碧波,听着沿河的琵琶曲声越来越近。 不一会,那曲声便到了附近,崔稚定睛看去,咦?rdquo; 河对面弹琵琶的女子穿着一身柳黄色的素面布袄、秋香色的长裙,与那日在画舫上的打扮一样。她怀里抱着琵琶,坐到了沿河的石头上,弹了起来。 曲声婉转安宁,旋律优美雅致。 崔稚听不出来是何曲子,但听出这曲中丝丝寥落之意,想到这万音的经历,不由地叹了一气。 一旁的孟中亭却不知她为何叹气,还以为她是被曲声感染,自己也默默陷入了琴声中。 春江潮水连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。滟滟随波千万里,何处春江无月明hellip;hellip;人生代代无穷已,江月年年望相似。不知江月待何人,但见长江送流水hellip;hellip;不知乘月几人归,落月摇情满江树。rdquo; 崔稚转头看着孟中亭,你为何念起《春江花月夜》?rdquo; 这首琵琶曲《夕阳箫鼓》,正应了张若虚那首《春江花月夜》。曲与诗中隐隐流淌的感伤寂寥之意,乃是相通。rdquo; 崔稚眨巴眨巴眼。 这才是印象里的古人给她的感觉啊! 没有油盐酱醋,没有鸡毛蒜皮,穿到古代不就应该诗情画意吗?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