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三五二节 好处要不要 (第2/2页)
资比例来算,我凭空得一成。宝石、水晶等也一样这么算。” 韩王好奇的问道:“那里有千里之后,那里有五十万奴隶?” “辰国,听过没有。还有一处,我派出去人查看过,燕国还没有攻占,咱们先把那时占下。”白晖说完,将牌推散:“这一把我赔了,咱们去我书房谈。” 谈到正事的时候,打牌便不重要了。 白晖外书房,白晖挑出一张织麻的地图铺在大桌上。 “辰国,听说过。”韩王也是读书不少,当下指着地图说道:“他们说是一个国,其内部还不如楼烦,楼烦至少还有各部落派出的长老们,对族内事物商议,他们差得远。” 魏王却反问:“白晖,为何不把箕氏侯国也一并灭了。” 白晖说道:“箕氏是商民,他们是同族。” 听白晖这么说,三王同时摇头。 “我说错了?” “错了,这一段有典籍记载过。可靠的说法是,商末三贤最刚烈的是比干,纣王的叔叔,无数次劝谏后被挖心致死。而微子则在商亡了之后,肉袒面缚跪在武王面前恳求,希望武王不要灭绝殷商的祭祀和保存殷商的百姓。” 白晖大概在后世的历史书上看过这段。 韩王咎继续说道:“最后一位,就是箕子。他见劝谏无用,心灰意冷。在牧野之战的时候,他逃了。然后带着一批贵族与民众往北逃,建立了箕氏侯国。可以说,侯国之中九成半以上都不是商民。” 白晖争论了一句:“但受商礼教化。” “恩!” 三王也不知道如何接话了。 这冷场了好一会,楚王说道:“那咱们这样,懂商礼的皆为商民,不通教化的就是蛮夷打为奴隶。这乱世征战,灭个国算什么,你又不是没干过,齐国你能灭,箕氏侯国就不行,这讲不通。” “这个……”白晖只是犹豫了片刻,就听魏王说道:“要不,找秦王评理。” “行,打,打,打!”白晖连说了三个打,三王这才笑了。 要知道箕氏侯国可比那辰国油水大多了,而且人口也多了许多。 “我的计划是这样的,三位王上各带一万兵马北上,然后再说到鄢邑那些大船,这就要说楚国答应给我秦国的三百里,我要大江出海口那里,建一个城邑,安排一部分秦兵秦民,然后鲁国的人运一部分过去……” “不行!”三王同时跳了起来。 白晖也急了:“凭什么不行,答应的三百里。” “不行就是不行,我们听懂了。那些船就是海上用的,辰国与箕氏侯国的好处全部要用船来回运输,你卡住了大江出海口算什么事,要建城可以,四国共建,四国共管。这事你若不答应,这好处我魏国不要了。” 韩王立即跟上:“我韩国也要四国共建,否则这好处不要也罢。” 楚王直接就站在韩、魏两王身旁,这态度非常的明显,白晖若不答应这个条件他们就选择不合作。 开玩笑,既然知道了出海的利益,那么大河出海口绝对不能让白晖卡住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